Sink

沉舟侧畔千帆过

  • 主页
  • 归档
  • 书籍
  • 书签
  • 技能树
  • 工具箱
  • LeetCode
  • 关于我
所有文章 友情链接 +1s

  • 主页
  • 归档
  • 书籍
  • 书签
  • 技能树
  • 工具箱
  • LeetCode
  • 关于我

2022 总结和 2023 展望

Published on 2023 / 01 / 23

辞旧迎新,新年可期,兔年大吉!总结 2022,展望 2023。

微观个体

工作上的一些技术细节不赘述,整体上今年在开发环境和计算机网络这两块折腾的很开心。

开发环境

我是 Linux 党,但是因为开会需求,目前主系统是 Windows。之前使用 IDE 直接连接 WSL 做开发,近似 Linux 体验。缺点是 IDE 是以网络方式连接 WSL 内的文件系统,构建缓存索引的操作都非常慢且大量占用系统资源,每次切换分支带来文件变动,IDE 都需要大量时间来更新索引和缓存。

年初开始用 VMWare 虚拟机,在虚拟机内再装 IDE 然后进行开发。我机器配置不低,这样开发也还算顺畅。缺点也有:

  1. 系统资源占用多,降低续航
  2. Ubuntu 里面拼音输入法不好用,容易和 IDE 冲突,造成卡死

上面两个缺点属于可接受的范围,所以今年主要是这么做的。

最近 JetBrains Gateway 开始 beta。集中式的远程开发在工具方面终于开始就绪,年末进行了切换。

Visual Studio Code 也支持类似的功能

现在我的开发方式为本机的 IDE连接 本机 WSL / 远端服务器(有 IDE 引擎 + git 仓库)。目前远端为本机的 WSL,年后打算自己在家组一台服务器作为远端,把本机的作为备份。正常有网的情况都能连接服务器进行开发。服务器计算能力、网络环境都好于笔记本,这样的开发体验应该会不错。

这个方式目前的缺点是配置无法正常同步,并且部分插件无法在 Gateway 里面使用。官方有这个相关的 Issue,清楚这个问题,但是目前没有支持的计划。这类远端开发架构的产品刚推出,我理解 JetBrains 目前肯定有很多更加重要的问题需要先解决。希望他们工作顺利,之后有资源来完善这块,让我之后有更加好的体验。

计算机网络

今年对计算机网络这块理解也更加深入,细分成 实例 和 抽象 两块。

实例

实例指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各个独立设备、配件的概念。2021年末自己组了主机,当时诉求还只是为了让显卡带的动 4K 屏幕。今年随着配件降价,和想帮同事装机,看着各种介绍科普视频,对各个配件的了解反而比去年自己装机的时候有了大的进步。总结如下:

  • CPU: 制程、功耗、架构、A/I 家的代数和特点
  • 内存:DDR 区别,频率,时序
  • 显卡:位宽、显存、CUDA
  • 主板:BIOS、规格(ITX、M-ATX)
  • 硬盘:
    • 协议:SATA、PCIE、M2 接口
    • 机械:3.5寸转速、功耗区别
    • 固态:M2 PCIE 3 / PCIE 4 x4
  • 网卡:有线 / 无线,网速
  • 散热:机箱风道、风冷方案、水冷方案
  • 电源:功率、转化率(80 Plus)、型号(ATX、SFX、1U)

路由器、NAS 和其他树莓派等小型嵌入式设备大同小异也都包含在这个里面,基本组成也都是这些。

表现是有向垃圾佬转变的趋势,闲暇时间会想淘二手低成本组装一个高性能、稳定的 软路由 / 服务器 / NAS 等等等等。毕竟几十块钱的双路服务器和云服务上开出的实例相比,太便宜了。好在工作上需要测试数据库,需要一些常开的低成本机器,新的一年可以考虑组几台节约成本。还有目前主要玩的都是 x86 指令集,未来服务信创需要一些 arm 的机器(就是不想用 mac,不想用云厂商的 arm),新的一年有机会也尝试一下。

抽象

今年业务上部分服务开始用 k8s (这东西好归好,重也是真重),服务编排比单节点的 docker-compose 复杂很多,对服务之间的组网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今年也服务了更多的客户,了解了更多的网络管理方式。根据异常表现在抽象的网络拓扑结构中定位问题的能力肯定也比一年有提高。

这块比较有成就感的是使用某 v 开头的软件做了一个自动分发流量的软路由,无感知科学上课。这类工具很棒的点是有详细的配置文档。V4 版本的配置文档我仔细的看了一遍,在看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各个配置项的介绍,反推到计算机网络中各个层级、各个位置对流量的处理方式。这种方式我感觉可以帮助人很顺利、有实感的理解抽象的计算机网络,推荐给大家。

还有个今年实际动手操作的,内网穿透,用的 frp。以前了解过花生壳,但是没上手过。现在有服务器有公网IP,用开源方案解决更安心。

2023 年有个小目标,搞定自己的私有化存储,把备份的数据从几块移动硬盘转移到这个里面。这里现在的初步想法是:

  1. 不会买现成的 NAS 解决方案
  2. 要实现高安全性,但不采用 RAID1 / RAID5 之类的磁盘列阵,采用 Ceph 之类的分布式文件系统

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之前有了解,但是没实践。今年有空研究一下 & 动手搭建出来。好了之后配合内网穿透,各种玩法都能做出来。

宏观社会

2022 年因为疫情加上大会,整体是求稳。没有激进政策,在别人都是激进政策的情况下,就会显得保守。开完经济会议后,最近这一个月的政策变化的又有点大,一下子从冬天进入了夏天。应该对 2023 年保持乐观预期。大环境总体趋势是容易赚的钱赚的差不多了,需要赚辛苦钱。几个大厂都在降本增效,长期来看,我觉得是个好事情。

挤泡泡

很直接的一个问题,一个技术,怎么样应用可以快速变现?我个人把技术应用的方向简单的分为三类(变现速度从快到慢):

  1. 旁氏类:创造概念吸引大量热钱(“虚拟货币”、Web3)
  2. 信息差:利用信息技术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准确得到信息,创造收益(纯金融应用等)
  3. 能效类: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由此创造收入

用切蛋糕来举例,上述应用分别对应:

  1. 零和博弈,在已有的蛋糕里面怎么从别人那里多切过来
  2. 在做大蛋糕的过程中,在新增的蛋糕里面获得更多(甚至可能是全部)的蛋糕
  3. 加快做蛋糕的速度,让蛋糕变得更大,这样每个人都能获得更多的蛋糕

一个中立的技术,比如区块链。可以发行“虚拟货币”构造旁氏类快速积累财富;也可以利用不可篡改的特性,开发电子合同解决多方的信任问题,降低交易成本。前者来钱非常快,但是不创造任何社会价值,甚至有非常大的外负性。后者商业模式都不确定,成功了可以降低商业成本,但是即使有价值也不一定有盈利。如果没有外部因素介入,一定是劣币驱逐良币,更多的人基于现实因素考虑选择短期内收益更高的方式。我自己不会去碰第一类,第二类能接受但是感觉社会价值不大,第三类路很难,个人的收益也不一定最大,但是对社会整体式有意义的。不好的经济环境可以有效的挤泡泡,淘汰掉第一类的应用,沉淀下能为整体创造价值的应用。

2022 年的整体环境就在挤泡泡,并且大方向慢慢从做蛋糕到分蛋糕转变,强调公平的分配。某些行业特殊的超额收益一定会慢慢的回归正常,这个需要自己调整好心态。毕竟整个社会更加公平,对大部分个体而言,一定是好事情。

小周期

我不会给朋友任何股票买卖建议,毕竟赚了也不分我钱,亏了就要埋怨我
以下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朋友们需要独立思考然后做出自己的投资决策

我们的 A 股市场一般是 3-5 年一个小周期,可以参考这条微博,引用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大家回想了一下,最近几年的牛熊顶底:
1、2005年-熊底;
2、2007年-牛顶;
3、2008年-熊底;
4、2009年-牛顶;
5、2012年-熊底;
6、2015年-牛顶;
7、2018年-熊底;
8、2020年-牛顶;
9、2022年-熊底?

注意时间差,2005-2007-2009-2012-2015-2018-2020-2022,除了2008年这个异常值因为2007年的6124超级牛市过于激烈导致筑底过于激烈(还有一个原因是全球金融危机)以外,跨度一直是稳定在2-3年,对不对。

去年大部分时间是个下坡路,年末 2 个月开始反弹,可以期待现在是一个小周期的上升方向。

产业升级

欧美打工人为啥 WLB,我们为啥 996。因为他们有更多的高端产业,能够创造更多的产业附加值,溢出流到个体上,就有更好的福利。所以作为中国打工人,需要关注国家整体的产业升级情况。虽然他不直接影响我们的工作,但他影响我们基础生活水平的下限。

芯片

首先提一本书,余盛的《芯片战争》,被推荐了但是还没看,今年会看完。

芯片设计感觉有长足进步。龙芯 2022 年的几款产品看起来都不错,3A5000 系列个人应用应该已经到 Zen1 的水平,这个其实够用了。现在混乱的点是指令集太多,国内信创 x86、ARM、RISC-V、MIPS 和 LoongArch,几个指令集,导致研发力量分散,形成生态也慢。好处是一定会有激烈的竞争,整下来的一定是相对有竞争优势的。未来应该会集中到一两个里面,个人比较看好 RISC-V 和 LoongArch,一个作为社区主导的开放架构,一个作为商业公司主导的开放架构。x86 本身就是要被替代的,MIPS 已经死了。现在 ARM 最为主流,但是他后面还是商业公司主导,自主可控性质上感觉差点意思。

芯片制造应该是遇到困难了,毕竟制造业得一步步踩坑,不像信息产业。去年关键技术上没什么好的消息。值得一提的是投资这个的大基金反腐,一锅端了一群人。希望扫清垃圾之后认清现实,好好努力,早日实现突破。

去年长江存储弯道超车,已经率先量产了使用 XTacking 3.0 技术 232 层堆叠的存储芯片。我已经买了两块致态的硬盘以示支持。希望未来长存在存储芯片领域,可以有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汽车

我不买车,但是不妨碍我看车。去年新能源市场,比亚迪已经暴捶其他主机厂。技术积累厚积薄发。年末还发布了仰望,仰望这车是真牛逼(我贫瘠的语言只会说这两个字),易四方这种精准的四轮独立控制技术,和互联网厂商造车是不同的技术应用思路。现在的“智能”是联通各个系统,思路还是互联网打通系统,提高信息流转这一套,相对容易实现。信息化精准控制各个部件,类比下来就是改造基础物理条件了,需要长期的测试和技术积累,这是真正的技术壁垒。希望以后我需要买车的时候,要么有钱买得起仰望,要么技术进步,这些功能已经下放到普通款。

父上如果今年想换车,怂恿买千山翠,不然就等 2024 年新款。

据说比亚迪去年 3W 校招指标,去年应届毕业生 1000W,仅比亚迪一家,贡献了全国 1/333 的校招。在这种裁员缩招的大环境下,应该更能感受占据高端产业后,对个人的发展和工作有哪些影响。

新年展望

  1. 2023 年身体健康,实现旅游自由和电影自由
    1. 出行政策稳定,可以出去看看
    2. 最近的三体电视剧很棒,明天出门看流浪地球2
  2. 工作顺利,服务的客户数量可以上一两个数量级
  3. 大环境回暖,冒险精神慢慢恢复
赏

很惭愧,就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

支付宝
微信
Linux 系统创建加密磁盘并自动挂载
🕯
Copyrights © 2009 - 2025 Sink. All Rights Reserved.
Hexo Illya
  • 所有文章
  • 友情链接
  • +1s

tag:

  • ubuntu
  • dns
  • deepin
  • rfc
  • django
  • database
  • work
  • python
  • greenplum
  • postgres
  • how-to
  • linux
  • react
  • firefox
  • nginx
  • vijos
  • go
  • toml
  • tools
  • usaco
  • IPv6
  • gpg

    缺失模块。
    1、请确保node版本大于6.2
    2、在博客根目录(注意不是yilia根目录)执行以下命令:
    npm i hexo-generator-json-content --save

    3、在根目录_config.yml里添加配置:

      jsonContent:
        meta: false
        pages: false
        posts:
          title: true
          date: true
          path: true
          text: false
          raw: false
          content: false
          slug: false
          updated: false
          comments: false
          link: false
          permalink: false
          excerpt: false
          categories: false
          tags: true
    

  • 浮云计算
  • 成成个人学习小站
  • Victor 的自留地
  • amtoaer
  • lxkaka
  • 酷壳CooShell
  • 曜彤.手记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

很惭愧,就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谢谢大家。